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三——活力西山 未来可期
发布者:admin    信息来源:原创    发布时间:2019-01-03      浏览次数:2485
分享到:

新浪微博

微信

40年足音铿锵,踏着改革开放的印迹,西山区栉风沐雨,从乡村走向城市,从大发展的舞台边缘走向中心,从最初以农业为主,逐渐发展成为工农商全面发展,呈现出兼具山水田园与都市风情的繁荣景象。改革开放,缔造了一个腾飞的西山。下一个40年,西山将去往何处?


2018年年初,西山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,《西山区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实施纲要》经审议通过,“活力”两个字,昭示了西山的蓬勃生机。

按照《实施纲要》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,未来,西山将聚全区之力,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活力区、文化旅游休闲活力区、山魂水韵绿色活力区、健康宜居幸福活力区,全面实施改革创新、开放合作、优化空间、提质增效、民生福祉、绿水青山、文旅融合、优质服务、文明建设、党建保障十大行动,努力把西山建设成为根植昆明、立足云南、面向全国、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活力核心区。

宏伟蓝图,

绘就未来的坐标。

西山,

又踏上新的征途。


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活力区


产业,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,也是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指征。紧密结合资源禀赋特点,实现产业强区,是活力西山生动实践的经济基础。

西山区委提出,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巩固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;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加快发展精细磷化工、先进装备制造(含光学)和生物医药等新型工业;瞄准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标准,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产业发展活力区。

✔巩固发展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

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。因地制宜发展绿色蔬菜、花卉园艺、特色林果、生态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。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、绿色蔬菜园区、四季特色水果园区;打造团结苹果、谷律花椒、海口黄梨、富善草莓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。

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,创新农业经营模式,创新农业发展方式,推广“互联网+农业”“合作社+家庭农(林)场”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(家庭农场)+农户”的组织体系和模式。

在此基础上,促进农业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,积极打造农业产业与美丽乡村高度融合的示范点,实现服务城市生活,增加农民收入。



✔加快发展现代新型工业

加快发展精细磷化工产业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促进企业转型发展,提升磷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,并进一步加快磷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。

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。依托以云南北方光电为基础的光学产业,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、竞争优势明显的品牌,实现光学产业的集群化发展。依托昆明客车制造有限公司,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集聚和企业发展。积极引进烟叶再造、高档优质及超薄电子玻璃制造等行业。

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。充分发挥云南生物资源的特色优势,依托团结片区目前已聚集的生物医药产业,重点吸引生物医药产业集聚,形成产业优势。



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

提升发展楼宇经济。以发展综合商业为抓手,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消费目的地,稳步推进楼宇经济发展,打造楼宇服务品牌。大力发展商业综合服务区,重点加快推进草海片区、滇池沿线度假休闲区等片区开发建设,优化提升万达广场、蓝光昆仑中心、南亚风情第壹城、爱琴海等商贸业态,促进商贸、金融、旅游、文化、餐饮等服务业集聚发展,形成更多的城市中央商业活力中心,努力建成面向西南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特色、时尚高端消费目的地。

加快发展总部经济。依托金融产业园、环草海生态园等片区,加大金融类、旅游文化类、工业及相关研发类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和企业总部培育力度,充分挖掘企业总部与西山区现有产业结合的潜力,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。



✔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

积极参与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商品展示中心、交易中心和流通中心,推动形成一批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。依托长坡物流园区的发展基础及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,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,支撑与配套特色优势产业,服务本区以及全市的发展。形成产业聚集带,抢占汽车产业发展的先机,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


✔着力发展会展及出版产业

积极发展会展经济,以云安会都为龙头,形成集“节、会、展、演、赛”为一体的具有西山特色的会展品牌。大力发展现代出版发行业,依托各类出版社云集和新闻中心等媒体辐射功能,强化新闻路图书批发市场和音像批销中心的转型升级,全力扶持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,整合建立西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图书城。



✔积极发展金融产业

打造“一核两片,多点带动”的金融格局。推进金融产业园区建设,积极争取国家、省、市政策支持,提升现代金融支撑,有序稳妥发展地方类金融组织。

✔加快发展科技信息产业

发挥科技信息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。强化科技创新集聚,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、信誉高、业绩优的规范化科技服务机构;制定配套激励政策,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”行动,进一步以信息化推进西山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,提升产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。


打造文化旅游休闲活力区


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发展文化创意产业,实现历史文化与旅游产品深度融合,打造文化旅游重点特色区域,并以此为活力辐射源,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,将西山区打造成为文化旅游休闲活力区。

✔打造文化旅游重点特色区域

打造昆明城市会客厅。将草海片区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、旅游观光、文化艺术、创意研发为一体的复合功能区。推动文化旅居、养生康体、体育休闲、医疗、信息技术等业态的融合发展,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昆明城市会客厅。

打造山水文化旅游融合展示带。以著名的西山龙门、睡美人景观、滇池亲水文化为特色,丰富半山半水景观带的山水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类型。在高海路沿线结合码头、湿地公园和名人故居,打造滇池最重要的滨水景观区和特色风貌区,再现和提升“滇池八景”,重塑“昆明西山滇池”品牌。



打造都市时尚特色区。发挥城区特色街区和特色项目的布点支撑作用,全力打造西山区时尚特色区。将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商业发展有机结合,提升文化与商业价值,展现西山特有的历史街区、风情街区、时尚街区、旅游休闲街区。

打造团结片区田园综合体。依托山水林田湖发展循环农业、创意农业,利用团结街道民族文化资源,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综合体。以乡村自然和民俗文化为创意引爆点,着力改善人居环境、接待设施和自然环境,实现团结街道乡村生态旅游特色化和高端化,争创云南省城乡融合与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。



打造春雨路、海口工业文化旅游区。在春雨路重点布局西山文化创意长廊。盘活发展空间,充分挖掘海口工业历史文化,注入创意理念,发展海口工业旅游,全力打造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区。

✔提升旅游休闲产品供给水平

加大高端化旅游产品供给。加快以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的传统景区提升改造;以草海片区万达文化旅游项目为引领,打造高端化、精品化的旅游产品,以中高端消费促进经济效益提升。

加大特色化旅游产品供给。打造一批具有西山特色的山水观光、生态康养、文化溯源、民俗体验、诗意栖居、田园农耕等特色旅游产品。依托团结街道的苹果种植规模与品牌,积极申报苹果特色小镇。充分挖掘海口工业历史资源,打造海口近代工业历史遗迹旅游线。积极举办民俗文化旅游活动,提升西山区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样板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。

加大休闲化旅游产品供给。以历史文化旅游区、乡村生态旅游区为重点,以滇池草海生态旅游、时尚休闲、亲水生活功能区为核心,以滇池西岸滨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经济带为延伸,打造一批深度体验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。



✔优化旅游服务环境质量

构建旅游服务标准体系。打造西山区全方位立体旅游服务系统,形成政府主导、体系完善、标准规范、优质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,提升旅游服务国际化水平。

提高旅游服务设施质量,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国际化水平;建设“智慧旅游”服务体系,以“一部手机游云南”为平台,推进旅游服务各个环节信息化的支撑,实现智慧旅游。

提高旅游营销影响力,拓宽客源市场,创新旅游营销方式,规范旅游市场秩序,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手段,建立旅游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,引导形成优胜劣汰的正向引导机制。


打造山魂水韵绿色活力区


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导向,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,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,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彰显依山傍水、山水交融的生态特色,着力打造山魂水韵绿色活力区。

优化生态空间格局。严守生态红线,建立与生态导向、城市有机生长相适应的空间发展模式,以山为魂,以水为韵,构建生态廊道,营造城市绿色空间。实施绿水青山行动,加强草海片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,加强“五采区”综合治理和植被修复,打造昆明生态涵养区。

加强滇池保护治理。全面深化河长制、湖长制等长效机制,推进入滇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,打造城市连接滇池的绿色生态走廊。严守滇池流域生态保护红线,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,强化污染源控制。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,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。

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。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,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,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为居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,创成云南省生态文明示范区。推进绿色城区建设,大力开展城乡园林绿化,塑造森林式、园林化、环保型主城区。

加快推动绿色发展。以绿色发展为引领,发挥重大项目辐射带动效应,推动产业转型发展,产业结构优化,增添绿色发展活力。

健全生态文明考核制度。完善生态文明制度,探索一条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。探索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。


打造健康宜居幸福活力区


落实“健康中国2030战略”,积极融入昆明市大健康总体空间布局,紧密结合西山区资源优势,以发展健康医养产业为核心,以医药技术创新为引擎,推进医养融合,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、全周期的健康服务。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建设和谐西山,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,打造健康宜居幸福活力区。

大力发展健康医养产业。着力发展以“防”为主的健康医养产业,加强“大健康”与“互联网”融合发展,依托逐步建立的数据资源,有效整合各级医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药店、养老机构等健康服务资源,推动“线上线下”有效衔接,构建全域“大健康”综合服务平台。

着力发展以“治”为支撑的健康医养产业。依托区内三甲医院,打造以“治”(医疗服务产业、医药产业、中医药产业、健康保险产业)为支撑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,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人才队伍建设。结合医改要求,做大医疗服务产业,加快完善全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,逐步构建全区15分钟医疗圈。

着力发展以“养”为支持的健康医养产业。立足西山优势,逐步完善西山区“防–治–养”一体化健康医养产业发展体系,推动西山区健康医养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。

重点依托草海、滇池西岸依山傍水生态带建设及原有布局,推进养生养老产业发展,打响健康养生品牌,打造国内一流的候鸟式养生养老中心。

积极打造大健康产业示范核心区。紧紧围绕昆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方向,依托西山区大健康产业的基础、环境与资源,以滇池西岸南段为重点,推进健康医药、健康医疗、健康养老、健康养生、健康运动、健康食药材等大健康业态全面协同发展。重点推进医养结合、康养融合、森林康养、医疗健康服务等产业发展,加快发展避暑休闲、养生养心等新业态,将西山区打造成为健康产业发达、健康文化鲜明、健康服务完善、医养环境宜人、人民幸福满意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示范核心区。



加大医药技术创新力度。依托西山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区内生物医药企业、科技研发中心等多方面力量,依托团结片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基础,依托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,推进生物医药技术的创新。

打造健康西山品牌。通过昆明环滇池高原国际自行车邀请赛、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、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等大会和赛事,推广西山区生态都市、幸福家园、休闲胜地、养生天堂的形象口碑。将医疗资源优势与山、水、田园等资源优势叠加,促进医疗、养老、保健、养生等行业融合互动,推动“健康西山”的品牌传播,提升国内国际知名度。

打造平安西山品牌。紧紧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持续深入推进“平安建设”,以“大数据”“互联网+”等科技手段为抓手,不断健全完善信息化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,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,使“平安西山”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。

推进宜居西山建设。加大对就业、教育、医疗卫生、文化体育、社会保障、住房等民生事业的投入保障力度,完善公共服务体系。依托“互联网+”助力社会治理创新,实施“网格化+”城市服务管理行动计划,提升市民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等方面的道德素养,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文明生态,营造和谐宜居氛围。



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。四个“活力区”勾勒出西山区的发展图景。“十大行动”铸就每一个扎实的脚步。

未来已来。向往群众的向往,幸福人民的幸福,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,汗水浇灌出花开的去处。每一步都是追逐,自己的高峰自己建筑。

活力西山,整装以待。

@ 版权所有 云南旭东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滇ICP备19004196号-2 分享
技术支持:奥远科技